小津安二郎的《浮草》
最近看了兩部小津的片子:《東京物語》和《浮草》,
才開始認識到這個自我風格強烈又能產能銷的導演,
而我也從一開始因習慣了好萊塢式的聳動劇情而不耐、分心、猛打呵欠,
到後來逐漸融入小津的敘事節奏中,到對劇中人產生同理心,觸發心中顫動,
才了解到好東西的餘韻是無窮的。
小津的取材節制、簡單,重心放在家庭成員的互動上,從一些日常生活的淺淡情節出發,
流露出日本人對生活細節的執著與美學:應對進退的客氣而可預期的,
茶道的考究而不可或缺,屋內的傳統格局,大量席地而坐的對談,
帶出日本小民的生活風景。
而《浮草》這部片,除了親情這個重心外,還另外牽連出了一個劇團的生命。
《浮草》的主角駒十郎,是一位流浪戲團的團長,帶著戲團到各小鎮巡迴演出,
並曾在一小鎮上與當地的女人相戀生下一子「恭二」。十年後,在一個悶熱的夏季裡,
戲班子又回到這睽違的小鎮,也是駒十郎能再以「舅舅」這個身分去親近恭二的時候了。
劇團裡駒十郎的情婦得知恭二的事情後,醋勁大發,進而指使漂亮女子去勾引恭二,
想使優秀的恭二迷戀戲子。此舉讓望子成龍的駒十郎十分震怒,甚至欲將情婦掃出劇團。
而後來劇團也因票房每下愈況,又逢遭竊,被迫面臨解散命運。
故事的高潮在恭二偕同女子離家私奔,後在女子的規勸下返家,求母親答應婚事。
此時駒十郎才鼓起勇氣,面對過往,說破了彼此的父子關係,卻得不到恭二的諒解。
於是駒十郎收拾心情,再度上路流浪。
恭二追了出去,問母親說:「舅舅怎麼了?」
母親回答道:「如果你想問的是爸爸,那麼
他又去流浪了;如果你想留住他,那就不必了,
你爸爸這麼多年來都是懷著這種流浪的心情離開這個小鎮的……。」
小津慣用空景點出時空,劃分故事段落。
《浮草》的開場中,燈塔與酒瓶兩種景物遠近交疊,
接著的畫面是劇組人馬搖搖晃晃的準備下船,踏入小鎮開啟故事。
片中場景的切換也是先用空景點出地點,再將鏡頭帶到人物身上,
著重在臉部的特寫,說話語調不急不徐,就像緩緩和觀眾面對面說話互動一樣。
即使是席地而坐的兩人飲酒對話的情節,也是輪流拍攝兩人對話的面容及表情,
營造小津電影特有的身歷其境的律動感。
而《浮草》的最後情節,駒十郎在車站和沒有去處的情婦相遇了,
兩個傷害過彼此的天涯淪落人又再度相依取暖,看著並肩坐在車箱裡,
等著迎向新地點、新開始的兩人,我突然對人生的寬容湧上一股感動,
唯有拋下傷害才能夠繼續前行,最後一景,
火車就這麼緩緩地駛向寄託的遠方了。
留言列表